发生过两次的场景,契丹效死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三千多骑刷的一声亮出单刀,然后呐喊着扑上来。
李宪趴在东岸的雪地里,看见敌人冲上来,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因为敌人的前锋只有两百骑,后面的大部队还距离四百多米远。如果这两百多骑踏破冰面,敌人后面的大部队肯定不会主动寻死投河。
李宪脑海中顿时急速运转起来:怎么办?
敌人转瞬即至,现在无法可想,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李宪咬牙大喝一声:“放箭!全部采用抛射,所有人两连射,阻止敌人前锋!”
书面用语:将为兵之胆。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李宪命令出口的同时,站起身来飞快地射出三箭。他的沉着冷静,影响了那些刚刚被整编的俘虏兵。
埋伏的两个连五百六十多人,接到命令之后用最快的动作射出两箭,一千多支箭矢飞过惠民河形成一道箭幕。
一轮弓箭打击虽然一个敌人都没射死,但是面对集群弓箭的突然袭击,两百多契丹兵顿时勒住狂奔的战马,不敢放肆冲上来。
前锋两百多骑一个不起眼的缓冲,敌人的主力部队已经急速冲过来。
对于急速奔跑的战马来说,三四百米算不上什么距离。骑兵方阵是不能紧急刹车的,这就足够了。
看见前锋两百骑冲下河堤,而且利用缓坡加速,李宪再次高呼:“全部采用直射,阻止敌人冲击!”
琵琶沟虽然比其它河段宽很多,但也只有不到一百米,已经属于硬弓的打击范围内。
李宪的这个命令,并不是要给敌人大量杀伤,而是要对敌人的速度有所遏制,让后面的冲击密度逐步增大,增加冰面上单位面积上的重量。
果然不错,敌人的两百骑冲到冰面上,居然没有压垮冰层。
随着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