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建北宋 > 0770、李宪的战略

0770、李宪的战略(4 / 6)

了肃王赵枢之外,赵家子弟必须全部灭亡。

能怪李宪冷血吗?只能怪大宋君臣不可救药。

要知道,一百三十多大臣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小皇帝赵桓被逼无奈,只能给每个人发笔发纸,来了一个后世采用的无记名投票。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愤慨的,主张死战到底的人,只有梅执礼、孙傅、吕好问、洪刍、秦桧、陈国材等三十六人。剩下的近百人全部要求议和,为此不惜割让所有土地,甚至同意废除赵家子弟,让朝廷改名换姓,包括不称“皇帝”。

正是因为这一次无记名投票的结果,让秦桧看清了大宋朝的真实面目,也为他后来的政治取向奠定了基调。

在国破家亡的最后关头,秦桧是极少数要求血战到底的人之一,对于腐朽的北宋来说,这是弥足珍贵的。

秦桧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的奸臣,或者说他为什么会变成主和派,成为大宋历史上最值得深思的遗留问题。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李宪认为用一座城池换来整个民族的安全,用百万人的耻辱让整个民族觉醒,虽然很残酷却值得。

第二,要尽可能遏制女真鞑子的长处。

河北平原,最适合骑兵的大兵团作战,也是女真鞑子最能发挥战斗力的地方。

李宪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在这片战场上集中二十几万骑兵,也就不可能在河北平原上和女真鞑子决战。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扬长避短,利用蔚州五县做磨心,逼迫女真鞑子按照自己的战略计划转圈子。

居于这种认识,李宪才命令所有主力部队全力防御蔚州,同时制定了“祸水西引”的战略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部分,就是集中飞狐军的所有机动力量,横向占领河北北部的各大城镇,彻底切断完颜宗望的退路,让他的二十万大军变成一支孤军。

这样一来,李宪就可以利用自己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