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所在。
追究统兵大将的责任,这是大宋无耻文人最喜欢干的事情,而且乐此不疲。
姚古屯兵不进,导致种师中败亡,当然应该追究责任。那么,和姚古有关联的人是否也应该一并追究,成为争论的焦点。
难道李纲真的要追究姚古的责任?非也!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宋文人都精通此道。
按照金国特使王汭的说辞,主要是因为“蜡丸”事件,导致大金友邦怒火滔天,从而导致这场大战。
当时邢倞汇报萧仲恭、赵伦剧烈争论的情形,朝中文武大臣都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也是立功的机会,所以好多人都慷慨陈词,认为应该尽快和耶律余睹联络,其中主和派突然显得非常激进。
李纲太自以为是了,他把矛头指向唐恪等人,想给主和派以重大打击,忘记“蜡丸密书”是少宰吴敏写的!
如果要追究“蜡丸事件”的责任人,少宰吴敏绝对脱不了干系。
李纲一轮发言刚刚结束,朝堂上顿时风云突变。
原本主战的少宰吴敏,突然站出来极力主和,而且和太宰徐处仁发生剧烈的语言冲突!
事情演变到最后,徐处仁口中开始不干不净,完全有了泼妇骂街的架势。
少宰吴敏不甘示弱,同样把徐处仁的种种不是当庭诉说,指责徐处仁原来就犯了欺君之罪。
原来,徐处仁在出任永州东安县令期间,因为盘剥过度,导致当地土族聚众造反。徐处仁被逼无奈,只能答应当地土族免税三年,结果导致永州岁入不足。
宋徽宗赵佶接到弹劾奏章,让吏部把徐处仁召回京师质对,徐处仁推说永州闹蝗灾,颗粒无收。不仅不能上缴税收,还要求朝廷赶紧拿出钱粮赈灾。
吴敏、李纲、徐处仁,他们三人都是好朋友,平时无话不谈。徐处仁蒙骗昏君赵佶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