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是此前京城大骚乱的主角,小皇帝赵桓早就嫉恨在心。可是他担心一个问题:如果免去李纲的职务,有可能再次闹出兵变,暂时提拔为同知枢密院事以观后效。
李棁来回游走于朝廷和金营之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擢升为尚书左右丞。耿南仲服侍小皇帝赵桓有功,也擢升为尚书右丞。
功劳每个人都喜欢,这是毫无疑问的。
直到金兵完全退去,朝中大封功臣的时候,姚古、种师中及折彦质等人,终于率领勤王之师赶到京城,总兵力达十七万之众。
这他娘的到底是来勤王,还是来争功?历史上没有记载。
恰在此时,城东、城北发生大战,不可一世的金兵居然惨败而归,朝中主战大臣突然产生一个极具诱惑性的念头:
既然数千残军就能够打败阿里刮、完颜勃剌术、完颜乌达补,如果集中十七万勤王之师全力一搏,是否能够彻底打垮女真铁骑,建立不世功勋?
这个念头一出来,顿时一发而不可收拾。
恰在此时,小皇帝赵桓召集群臣议事,核心问题就一个:如何尽快完成割让太原府、中山府、河间府事宜,彻底平息大金友邦的怒火?
俗话说:今时不同往日。
大宋君臣此前一致认为女真铁骑不可战胜,所以主战派一直是少数,而且说话毫无底气。
东明城、通津关、封丘、胙城发生的战事,终于给主战派打了一剂强心针,说话的嗓门都提高不少。
率先站出来的,就是中书侍郎徐处仁:“陛下,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派人传话,已经把肃王赵枢降为战俘,而且至今没有放回来,这就已经违背盟约。既然大金国违约在先,我们为何要割让三镇?”
“此前京城防御战,因为我们应对不当,金兵占了大便宜,朝廷被迫献出数百万两金银。北地天灾连连,金兵肯定还会再来。依微臣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