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一刹那,心里对李宪的军令产生了一种崇拜的情绪:“幸亏公子严词命令不准袭击溃兵,如果我不知高低胡乱出手,自己身边的这一千多人,肯定无法挡住这五千精锐。”
其实,高尧辅的理解不够完整。
李宪命令不准半路袭击溃兵,主要是居于三个考虑:
第一,敌强我弱。目前金兵气势正盛,正面抗击得不偿失。能够浑水摸鱼,就不要正面硬撼,没有必要自寻烦恼。
第二,归师勿遏。常胜军将士都是燕山南北人氏,连续两次大败仗,他们的士气彻底完了,一心想尽快回归故土。这个时候迎头拦截,他们势必疯狂反扑。
第三,慎重初战。李宪不了解高俅亲兵的战斗力,所以采取“慎重初战、首战必胜”的用兵策略提升士气。
但是,高尧辅毕竟读过很多书,五千多骑兵一冲而过,还是被他发现了问题。
这些人队列整齐,步调统一,看起来像精锐,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
再精锐的骑兵,如果手里没有兵器,就算人数再多,那还不是待宰的羔羊?
这些人绝对是溃兵!因为好多人都没有兵器——这就是高尧辅的巨大发现。
这个发现让高尧辅顿时浑身热血沸腾:本衙内第一次单独领兵作战,居然就有这么好的机会,真是老天保佑!
建功立业的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仿佛有一种特殊魔力,简直一发而不可收拾,高尧辅顿时把军令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杀鞑子——跟我冲啊——”
杀鞑子,这是每一个大宋军人心中的梦想。
高尧辅一声怒吼纵马而出,大刀将军关弢、银杖将军李福、双鞭将军包国雄、少年李旺自然不甘落后,率领四个连一千多人顿时催马杀了出来,直接朝敌人尾巴撞了上去。
高俅的亲兵卫队,装备使整个大宋禁军最好的,清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