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
要说大宋朝,办事也很有效率。
浪子宰相李邦彦返回宫中,仅仅过了一刻钟,圣旨就已经下来了:
肃王赵枢为议和特使,沈晦为副使,替回康王赵构和张邦昌。废除亲征行营司,罢免李纲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贬为庶人。蔡懋领尚书右丞,吴敏行少宰事,擢升吴革为侍卫亲军马军司统制,加武功大夫,统辖都城四厢军卒。
诏书一下,小皇帝赵桓派遣资政殿大学士宇文虚中、知东上閤门事王俅出使金军大营。一定要让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他明白,大宋朝办起事来同样雷历风行,免得节外生枝。
殊不知,这份诏书在京城内飞速传播,却产生了另外的问题,让知道内情的人顿时浮想联翩,谁也不知道朝廷里面的小皇帝赵桓要干什么。
原来,吴革,就是吴敏的长子。吴敏,是蔡京的女婿。
李纲兵败被罢官,这是执行朝廷法度,那也就罢了。但同时提拔吴敏、吴革父子,难道小皇帝赵桓想重用蔡京、蔡攸父子吗?
如果蔡京、蔡攸父子重新被重用,奸贼童贯是不是也会重新得到重用?
蔡京、蔡攸、童贯等人,那可是太上皇赵佶的核心班底。
由此推而广之,难道贪生怕死的太上皇赵佶,马上就要复辟了吗?
这个巨大疑惑的产生,让京城中自诩为有识之士的那些人,想到了另外一个巨大问题:
一旦贪生怕死的太上皇复辟,此前亲征行营司发布的各种战争动员令、嘉奖令,就会等同于废纸。
更加严重的是,如果太上皇复辟,要想尽快稳定朝局,很可能对追随小皇帝赵桓的人进行大清洗。
要知道,李纲担任亲征行营使期间,执行的是京城全民皆兵,得到嘉奖的至少有数千人。
一想到菜市口刀光闪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场景,整个京城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