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叛逆是自己的爹爹,儿子打爹爹,这是不孝,在大义上站不住脚,很可能得不到群臣和军队支持。
第二,如果承认自己的朝廷非法,那就只能宣布退位。先不说皇帝大位好不容易落到自己手中,一旦宣布退位,小命肯定不保。
居于这两种考虑,小皇帝赵桓经过一天一夜的沉思,最后咬牙作出一个决定:立即召见种师道。并且命令大开安上门,让京城留守李纲亲自出城迎接,给足了种师道的面子。
君臣相见,小皇帝抚慰辛劳,种师道歌功颂德。一番屁话之后,小皇帝赵桓在御书房单独召见种师道。
小皇帝赵桓单刀直入:“今日之事,卿意如何?”
“女真鞑子不过是一群蛮夷,如何能够知道兵法韬略?”种师道明知皇上另有深意,却故作不知掀须而笑:“岂有孤军深入敌境,而能全身而退者乎?”
小皇帝赵桓点点头,好像是同意种师道的意见,但说出话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已经讲和了。”
种师道离座而起,随即拜服在地:“微臣只管军队,听陛下圣旨行事。至于其他的问题,不是微臣应该过问的。”
常言道:响鼓不用重锤。
种师道平平淡淡的两句话,却隐含特殊意境,让小皇帝赵桓龙颜大悦,当即命令御厨赐下晚宴。
第二天的早朝,李纲居然上了一道奏折:“陛下,微臣听说种经略不仅带来六千种家军,而且还带来姚平仲的步骑七千余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勤王之师肯定还会不断到来。军队虽然越来越多,如果不能统一指挥,注定是一盘散沙。请陛下颁旨,让种师道和姚平仲两将,即日起听从微臣指挥。”
要说李纲无能,那还真是无能。不仅没有自知自明,甚至连最基本的察言观色都办不到。
先不说小皇子赵桓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仅仅是种师道的道行,就不是你李纲能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