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差不多德行。
李邦彦、张邦昌是投降派里面的领头羊,突然占据太宰和少宰这样的要害位置,实际上代表着小皇帝赵桓对时局的态度,李纲顿时产生一种不好的感觉。
为了扼制投降派势力,李纲在昨天夜里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挑选一千二百名“敢战士”组成第二支敢死队,用绳索缒下城头突袭金兵大营,剁死伍拾长十多人,军卒一百多人。
一千二百人全部战死,杀死金兵一百多人。十个人拼死金兵一人,单纯从战果来说,这一次夜袭作战得不偿失。
但是,李纲通过此次夜袭,表明自己誓死抵抗的态度:
第一,给完颜宗望和完颜阇母传达一个信息:“大宋人多,而且都不怕死。哪怕用十个人换一个金兵,我们也一定要打下去!”
第二,告诉朝中大臣:“我们有的是人,而且城内百姓支持抵抗,这是目前的大方向,投降是不得人心的。”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有利就有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李纲虽然一心主战,但是他志大才疏,对时局的判断和掌控能力太弱,做什么事情都一相情愿。
好心办坏事,说的就是李纲这种人。
果然不错,完颜宗望今天没有继续攻城,天还没亮就派使者吴孝民,来到北面的新酸枣门递交国书。
李纲得到消息,从城头下来赶到皇城,刚好碰到垂头丧气的宗泽,才知道小皇帝赵桓、太宰李邦彦、少宰张邦昌已经做出决定,并且派遣员外郎郑望之、防御使高世则,和金国特使吴孝民展开谈判,并且已经达成口头协定。
吴孝民此来的由头,还是老调重谈,追究大宋接纳张觉父子的违约之举。
小皇帝赵桓当然一推六二五:“这是先朝发生的事情,朕未曾开罪邻邦。”
这种说辞本来就是一种借口,也是太上皇赵佶退位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