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草此番高中,也是我们青檀书院的光荣,希望殿试能再接再厉,攀枝折桂!”冯紫英走近对方,攀着对方的胳膊,好生勉励了一番。
马士英也没想到冯紫英会对他如此看重,却没想到冯紫英只是对历史名人的一种天然亲近,感激地再度行礼道:“瑶草定当努力,不负山长、掌院和修撰大人的一番期望!”
这边周永春和毕自严也在询问会元和第二名是谁,报信者本来就是书院学子,自然也早就关注了,“回山长掌院,会元是南直隶铜陵士子左光斗,第二名是南直隶宜兴士子周延儒,……”
周永春脸色有些不好看,喃喃自语道:“都是南直隶士子?”
毕自严在一旁安慰,“孟泰,不必自责,这前三名也说明不了什么,关键要看我们书院这一科究竟能考上多少人。”
“也是,我有些着相了。”周永春苦笑。
他不能不在意,上一科青檀书院一鸣惊人,这三年青檀书院名声更大,若是在他手中却拿不出一个好成绩来,那可就难以对上下交待了。
当冯紫英听闻会试一二名分别是左光斗和周延儒时,他还真有些坐不住了。
看来历史上的名人们在读书时代就已经都是厉害角色了,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不输人后。
左光斗自然不必说,大名鼎鼎,而周延儒冯紫英也有印象,明末那几位首辅阁老们的评论从来都是百花齐放的,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家正在恭喜道贺马士英时,很快又传来了喜报。
“喜报,喜报!山西保德士子陈奇瑜高中永隆八年春闱大比第十名!”
“喜报喜报!山西耀州士子宋师襄高中永隆八年春闱大比第十一名!”
陈奇瑜和宋师襄居然是排名紧邻,这一下子整个鸿宾楼都震动起来了,十名和十一名,如无意外,也能够很顺利的进入二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