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了星星的柳树下。此时的星星还没有亮,不发光的时候它们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玻璃泡泡。丑陋的电线粗暴地在树枝上捆扎着,一点儿美感也没有。
毕生花知道有些东西是只能隔着朦胧的夜色远远地观看的,不若这柳树是活的,枝条上总沾满了生机,无论你远观还是近看,那生机都能让你满心满眼地充实,浑身都像和它一起光合作用了一般的舒坦。即使像这样寒冷的冬天,柳条上也黄黄绿绿的留着许多叶子,让你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希望。
这树是绝不能动的,除非我死了。她这样想。
关于建桑园的事情,毕生花已经思考了很多天。
黄子强倒是不错,找了几个专业做城市和园林规划的人过来帮她出主意。
吴中以丝绸闻名,桑林很多,但以桑树而闻名的园林倒未曾见过。既然名叫桑园,当可以蚕桑为特色,这在吴中的园林中倒也独树一帜,而且县志里一鳞半爪的记载也总算能找出些依据,放大一番,寻根溯源,找点历史名人和故事都不难。
问题是,这地方几十年不长一棵桑树,现在要建个桑园,却满园子都是柳树,实在奇也怪哉,叫人摸不着头脑。而若叫柳园,那在园林中又太普通了。
当然,这些还都是可解决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还是钱。
重建桑园不是说把地买下来,在上面造一座园子就可以的,总要在周围辅以配套,如桑林美食,高品丝绸街等等,如此才能保证将来可持续的发展,让桑园如其它园林那样以园养园,经得起风雨。
黄子强没有那么多钱,也没那个能力用这样的项目规划去说动政府。
毕生花想来想去,只有两个人能帮得上她。一个是梅以求,一个是夏文远。
梅教授虽然无官无钱,但他说话的份量极大,只要他为桑园说上几句话,吴中的官员们应当会给他这个面子,项目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