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上缴84万石入库……
如果能多剩下一些,那很好,自己塞腰包好了。
如果一点也剩不下,甚至还有所缺口,那也无所谓,地方官员和税丁自掏腰包把空缺补上。
就是这么任性。
看起来似乎不讲理。
但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河北道上缴朝堂的粮食绝对会和地方实际税收一模一样,注意,是实际地方税收,而不是户簿上记载的那个不准数字。
朝堂大佬们根据年年经验积累,制订的河北道折扣保证不差毫厘。
……
再打个比方,关内道,大唐长安所在,一国政治中心,钱多,人广,豪门扎堆聚集,奴婢下人皆不在册,户簿所载人口300万,实际可能达到了400万,那些豪门圈养的奴婢下人能干活能种地,但是律法却规定奴婢下人不记典籍,怎么办,眼睁睁看着豪门逃税吗?
想的美!
税收增减系数,外加‘三成并二’。
明白了吧,河北道上缴钱粮的时候打了8.4折,关内道想都别想这种折扣,不但想都别想,你还得额外多缴……
朝堂大佬们可不管地方官员叫苦连天,你们上缴钱粮的时候就得按照1.32的系数进行。
如果敢抱怨征不到这么多粮食?
没关系,自己掏腰包补足。
不想自己掏腰包?
也没关系,去豪门大院普查人口去,逼着他们按照实际人口上缴,替换你们当官的自掏腰包。
这就是古代的税收制度。
也是大唐一直奉行的手法。
所用参照之册,正是一国户簿,户簿虽然数字不准,但是朝堂大佬们可以根据经验参而考之,故因如此,又说户簿其实也很重要……
而现在,李云拿出了渤海国的户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