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宋王 > 第六六三章 以子之矛

第六六三章 以子之矛(2 / 5)

对如此激烈。若是没有一点真凭实据,何以服众?”

舒亶完全是个小弟。对吕惠卿的强势有些发憷,连连赔笑道:“是是,虽然没有认罪,但是苏子瞻交代出了几个关联人物。”

“哦?”吕惠卿眉头微微皱起,此案的发展已经有些不受控制,牵连的人越来越多。虽说能够打击一些政敌,起到震慑人心的作用。以后自己这一帮人在大宋朝堂上就能占据一席之地。

可吕惠卿也知道,牵连的人越多,最后处理起来越麻烦。这可是惹众怒的事情,最近士大夫强烈的反弹就是明证。最怕的是到时候牵连的人多了。出现法不责众的情况。所以,如今的情况下,苏轼交代出更多人,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吕惠卿心里虽然不畅快。但还是抱着随心所欲的状态看了一遍苏轼的证供。

当在名单上看到“韩琦”两个字时,吕惠卿顿时眼前一亮。

苏轼的事情竟然牵扯到了韩琦,当真是太意外了!

吕惠卿瞧了瞧,然后又仔细问了李定和舒亶,得到了许多信息。比如苏轼的弟弟苏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上枢密韩太尉书》。韩太尉韩琦也!

苏轼通过制科考试之后,韩琦对其十分欣赏,英宗皇帝曾想重用苏轼,直接提拔修起居注,韩琦劝说道:“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要在朝廷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使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牵累。”

韩琦当时的建议,避免了苏轼一步登天,为人所诟病,对其逐步发展大有好处。以至于苏轼本人都感慨道:“韩公可以说是爱护人以德。”为此还曾写诗给韩琦,对其有恭维赞誉,将之与古代伊尹、周公登名臣相提并论。

嘿嘿,虽然只是一般的恭维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