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苦爱文珠已有多年,望诸位高亲贵友成全此事。等众答应,然后分别重托,暗中密计下手之法。男女相爱原无足奇,何以如此劳师动众?心中奇怪。平时往来江湖,都是孤身,无什同道,山东、河南道上这班人物只几个彼此闻名,都未见过,当时不知何意。及至回去,听老贼当面一托,才看出对方好些口甜心苦、不实不尽之处,由不得心生鄙视,暗忖:“我已答应在先,如何不算?好在对方只要我在暗中监防所请同党,随时助他成就,并无伤天害理之事,此人居心虽然不善,相交日浅,等到事情过去,再与疏远也是一样。”便不动声色,慨然应诺。
及至到了日期,照着老贼所说,先期赶往泰山。因和文珠不曾见过,心想:“双方世交兄妹,平日情分既好,尽可明白求婚,何必用什阴谋诡计,惊动多人?”又听说起文珠文武全才,美如天仙,意欲迎上前去,看看到底如何好法,特意借故提前起身。文珠不曾遇上,李善主仆沿途打听却被问出,心疑李善是文珠情侣,老贼为想把此女占为己有,才有这等做法,立即回身追来,竟比李善先到半日。日前往游泰山,那客店曾经住过,因受老贼之托,知道香客游人大多,便包下来。店伙见他形貌虽然丑怪,人却和气大方,也未留意。当夜大雨,发现李善主仆前往投店,便去后院窥探。本心是想此人少年英俊,武功似有根底,如与文珠爱好在先,议定婚约,便不助老贼做那瞒心昧己之事。及至冒雨去往后院暗中窥听,正赶宫氏兄妹与李善谈投了机,为老贼泄底,觉着二人既受老贼之托,至多不以为然,中途袖手,不应又帮外人,反复无常,便冷笑了一声,随手打进独门炼就的三棱剑,随即回房。
跟着李善生病,张福冒雨延医,因觉此人少年英俊,文武双全,也颇难得,照他所为,必死群贼之手,何不借着医病对面查探?如是一个只会武功的纨绔子弟、浮浪少年,便由他去;否则,将人医好,加以警戒,免其送命。刚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