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上,众多官员早已等待多时,在陈宜中的率领下,他们行礼拜见了李悠,但对于站在他后面的郑和却是没这么亲切了,眉宇之间掩饰不住的是对宦官的警惕和不屑。
郑和忍不住摇头嗤笑,都到什么时候了,这些家伙还忍不住要摆一摆自己文官的架子,着实让人觉得可笑;如果不是郑和,这些家伙恐怕早就葬身崖山海底了,这就是对待自己恩人的态度么?李悠心中大感不悦,于是将郑和拉到身前,讲述了一番他在此次北上大都一战中的功绩,逼得那些文官不得不对郑和行礼道谢,如此心情才算好了些。
反观那些文官,心中对李悠的不满却是愈加浓厚了,陈宜中和邓光荐等人交换了个眼神,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担忧和惶恐。
“相国大人,陛下已经到了城外十里,您还是早些动身吧,免得陛下多等。”有人似乎察觉了些什么,连忙引开话题将众人从尴尬之中解救出来。李悠翻身上马带着手下缓缓向行宫所在行去,陈宜中等人紧随其后不断地交换眼神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到了城外十里处,小皇帝赵昺亲自夸赞了一番李悠的功绩,并告诉李悠今日他旅途劳累且先回去歇息,明日太后将在宫中设宴庆贺李悠所立下的泼天大功。
李悠将小皇帝送回行宫之后就返回了自己并没有住过几天的府邸,硕士服地其实也不过是几间小木屋而已,而在他回去的时候,门外已经排起长队,密密麻麻地挤着要来商议要事的官员们。
这下也不用休息了,李悠暗叹一声,让门子拿过名帖一一邀请他们进来会面,开始了让他极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做的工作。
“君实相公可知您现在已经是大祸临头了。”读书人由来喜欢惊人之语,进来的第一位就开始危言耸听,先讲述了一番李悠现在大权尽握,却忽视读书人大大不妥,接着又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用隐晦的语言暗示自己乃是不世出的大才,只要将自己委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