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到郑渭身边,又经历了这段时间以来超强度的庶政磨练,现在的他,无论眼界、能力以及对时局的掌握。都已不是当年可以比拟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魏仁浦说道:“元帅在国人会议上的所言,光明正大,令人钦服。不过杨易将军之忠义与元帅之威德,均有其偶然,元帅与杨将军之间的绝对信任,可作为千古佳话,而不能作为立国之精神也。”
杨光远曹元忠都吓了一跳,心想这人疯了?元帅都已经定调子了。你还敢在这时候出来捣乱?你当你自己是谁啊!
几个武将都瞪了他一眼,不说杨光远这样揣摩上意的人,就是慕容春华这样的天策名将。有张迈在的时候。也常常会如同失去自我一般,只以张迈的意志为意志,眼看这个官竟敢质疑元帅,第一反应地就是抵触。
张迈低下目光想了想,再抬起来,问道:“为何?”
被慕容春华等百战余生的武将盯着已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更别说要直面张迈,这时若是换了王溥——哪怕他是一个进士——只怕也要被压得一时难以说话。
但魏仁浦却仿佛已有直抗这种压力的胆魄与自信,在众人环视之中侃侃说道:“元帅之威德,古今少有,杨易将军之忠义。青史罕见!所以臣下相信:元帅必能确保鹰扬全军的忠诚,而杨易将军亦可取信于天下。但国家与军队常有。而元帅与杨将军不世出也!今天,元帅可以放权使鹰扬旗横行漠北,但来世国家却不能放纵武将专权于外!元帅今日对杨将军的信任,是特例,而不能成为定例,否则纵然得效于今日,亦将遗祸于子孙!安禄山之反,石敬瑭之叛,正是不远之殷鉴,魏仁浦不才,伏恳元帅三思!”
——————————
话说到了这个层面,他言辞虽然恳切,但不同意张迈所定方向的意思却表露无遗。
杨光远觉得这个姓魏的读书人真是不知好歹,安审琦却佩服魏仁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