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这个字体形式。
看着那字,他心思宽旷飞扬,脑中神电穿梭,思绪开阔无比,多不胜数。
这是一个大缺口,顺着这个大缺口挖下去,其他一系列无数的动词,都会随着越来越深而被挖掘出来。
而挖出这个大缺口的铲子,便是“上下左右”四个箭头。
四个他从小就开始使用了的符号,在某种意义上,这才是第一个象形文字,众人对这四个箭头的理解,超出了其他的一切。
他们可以把这些肩头理解为前方,可以理解为前进,可以理解为上树,可以理解为上方。
这是花了多少年才拓展出的理解,原来早就在他不知不觉间埋下。
悲剧的是,他居然过了这么多年才发现,真心可惜了那些脑细胞。
对于众人来说,这四个箭头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形容词,看用在什么地方。
它是一个引人出现画面的渠道,比如箭头前面加一只大猫,于是众人的脑海中便会呈现出,前方一群大猫声声大吼的凶狠模样。
语法中,这玩意儿起到定语这个概念,确定从属关系,具体的就不多说。
他将这个引人遐想的渠道用到了人举起的手臂上,便可以把那幅画确定一个概念,这是举起来的,一定是举起来的,消除了人们可能理解成放下的误会。
同时也让众人去想到举起来的那个画面。
王扬也是在看到箭头的那一刻才领悟出来,动作,不一定要画出来,画出来的目的是为了直接反映在脑海里,在脑海中构建图像。
那么自己不需要画出动作,只要找到一个能让人浮想联翩,但不是乱想的关键点就行。
那些箭头便是关键点!
多年来箭头的存在,早就让众人生成了条件反射般的反映,只要箭头所指,脑中必定构建出画面,大多数还是地貌和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