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所以他的亲事一直没有着落,就是想让他好好地考,有个功名将来才好说亲……”
曲大太太反复地说着,但只有一个意思,今年内是不会给长子说亲的。
祝大太太听得明白,心里有些怅然,但也知道曲大太太在长子的亲事上作不得主,便掩下了这事情,和她说起了几天后祝家太夫人的寿辰,请曲老夫人和曲家几位夫人及曲家几位姑娘一起过去给老太君祝寿。
“这是应该的。”曲大太太很爽快,“届时你们不嫌我们吵就好。”
“哪儿的话,老人家年纪大了,就是喜欢热闹一些。”
两人说罢,便又去和曲老夫人说了这事,曲老夫人自然满口答应,明言届时一定会过去。
祝大太太在祝家坐了半日,方带两个女儿归家。
祝夫人走后,曲沁姐妹也回了秋菀居,换了身衣裳,便去桃安居给季氏请安,和她说祝老太君寿辰的事情。
季氏听后,心思便活泛起来,不由小心地打量曲沁。
十五岁的少女,正是最美好的年纪,身材窈窕,初展少女的韵味,是该定亲的时候了。只是因为丈夫死得早,三房依着长房过日子,也没个人帮着相看,甚至不知道骆家那边会有什么安排,让她这些日子每每想起都心如火烧一般。
祝家比起曲家并不差,甚至因为祝家人丁兴旺,门路更多,往来之人身份更清贵,江南江北甚至京城都有。祝老太君的寿辰自是不一般,想必那天给祝老太君祝寿的人一定很多,届时倒是可以托曲大太太帮忙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适合曲沁的对象,纵使没有合适的也不要紧,总要心里有个数儿。
想到这里,季氏一反过去不爱出门的性子,笑道:“曲家和祝家是通家之好,祝老太君又是个慈和不过的,确实要去给她老人家请个安。”
等两个女儿离开后,季氏让人伺候着换了身衣服,便去了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