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道教圣地——茅山的脚下。茅山道教源远流长,相传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时代人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玉晨村);先秦时,有燕国人郭四朝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修炼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东晋时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朴峰修炼,并著书立说;……”
唐罗今日上茅山,细雨纷飞,空气格外新鲜,可见度也较高,别有景致。由于下着小雨,天气不太热,登山的人便络绎不绝,让唐罗感叹,这茅山也跟他的宗门三清山一般,沦落为了旅游胜地。想来里面隐居的茅山道高人早就搬走了!天地大变,灵气枯竭,人类人口大增,到处都是人类活动破坏的痕迹,现今这个社会已经不适合修道人生存。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悲哀。
在半路上,唐罗碰到了一支旅游队,都是一些中年人或老人,领头的是一名身穿红色雨衣的年轻女子,浓妆艳抹,相当妖娆,吸引眼球,貌似导游,正拿着小红旗和话筒,在给众人介绍,唐罗便停下来听一听。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逊(后二者为父子二人)创作了《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别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南朝齐梁著名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40余年,为茅山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
唐宋年代,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之说。太平天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文化大革命对茅山道院的毁坏较为严重。茅山道院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修复,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宫观。俗话说:‘要好运,到福地洞天——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