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官府的人手在军卒的陪同下四处劝慰着慌乱的百姓,李贤更是让人把“免掉今年田租”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附近的百姓。
这也算是雪中送炭了,大将军真乃善人!百姓心中念叨着。
再大的地震也会有过去的时候;再难过的堪儿也有踏在脚下的那一刻;再倒霉、再失意,也会有时来运转的那一天。
地震彻底过去了,为了防止朝臣多心,李贤让天子上殿。
长央宫的前殿内,天子面色灰白的坐在龙椅上,听着郎官的奏疏。
之前下邳令已经把城内的情况上报了一遍:除极少数房屋倒塌,砸死了几个倒霉鬼,下邳的情况还算良好,百姓伤亡不大。
当然了,这与李贤的及时通知密不可分。
如果不是李贤使人大街小巷的鸣锣示警,百姓们不可能及时逃窜。
天子今年十三岁,初登大宝,他也有些踌躇满志。
只是,熟读史书的天子明白,此番地震,多半要下罪己诏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科学仪器,无知的百姓们认为,地震是上天对大汉的警示。
要么是天子失德,要么便是奸佞乱朝。
李贤心情沉重,他知道,这一次只怕会成为某些人的借口。
不过,那又怎样,李贤怎不能说地震是大自然自我运动的结果吧。
去他娘的,爱咋咋滴!
“启禀陛下,此次地震震在海州,琅琊县尉快马来报,沂水水堵塞,上游山川崩裂,坠入水中。两岸水堤崩塌,河水向西逆流”一个面白无须的郎官跪伏在地,句句斟酌的说道。
山崩地裂,河枯逆流,霎那间,天子有些惊怒:“疏浚河流,救援灾民,具体事宜交由大将军李贤”。
“微臣遵旨”
“寡人困乏了,退朝。”说罢,天子丢下了满朝文武,踉踉跄跄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