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嗦。
时间紧迫,既然执意留下,那么只能铤而走险。
卫十八整日跟军卒打成一片,由他出面召集军卒最是合适。
严天天与乡民一道工作,在百姓当中也有不少的拥簇。
双方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严将计划在脑子酝酿一番,梳理出一个要点:揭阳县令看上去有些头脑,是个不稳定因素,这件事,能瞒则瞒,不能让他坏事。
除了县令,揭阳人绝不会意识到他们的处境。
严清了请嗓子,寻觅到一个地势略高的地方,嘴里道:“诸位父老乡亲,我刚刚接到急报,一伙贼寇正往揭阳而来”。
揭阳百姓闻言大哗,“这可如何是好?”
“将军可不要丢下我们呀”
“城小民穷,只怕拿不出赎身费”
……
严又道:“诸位宽心,只要有我等一日,绝不让贼寇犯境”。
“将军英明”
接连不断的赞誉声纷至沓来,严充耳不闻,只是话音一转,嘴里道:“敌军数量不过五百,卫将军有把握将其击溃,不过,所谓打蛇不死必受其害,万一贼寇泄私报复,揭阳百姓岂不是终日受其威胁?我琢磨着,揭阳可否抽出三五百青壮与我们一同出征?无需你们上阵厮杀,只要守住要道,确保没有漏网之鱼即可”。
揭阳百姓脸色急变。
“此事事关重大,严将军应该跟县令大人商议才对”
“不错,贼寇虽多,却也是逐利而来,只有我们闭门不出,他们得不到好处,自然会退去,又何必冒险呢?”
……
揭阳百姓偏安一隅,极少参与战事。
严知道症结所在,只能用起激将法,“我早就听说揭阳儿郎多好汉,此番,贼人过境,若不能将他们尽数击杀,世人会如何讲述?”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