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黄巾尽除,周仓所领背嵬军一分为二,一部驻扎在项县,防备曹操;一部驻扎在新息,防备刘表。【】
与庐江交界处,只有千余兵丁把守。
并非李贤无兵可用,而是因为李贤料定了孙策不敢胡作非为。
收降四万黄巾,已经是一种挑战李贤底线的行径了,如果孙策不懂适可而止,那么,李贤一定会给他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别忘了,于禁、李典的两万兵马可是在虎视眈眈!
对于谋大事者而言,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汝南位置重要,与刘表、曹操、孙策都有交界处,李贤不可能不做防备。
背嵬军一军独守汝南,显然不足以威慑宵小。
与麾下文武商议一番之后,李贤决定由神策军坐镇樵县,以作策应。
明面上,汝南郡只有背嵬军一部,可实际上,与汝南一江之隔的神策军随时可以由樵县出兵,增援背嵬军。
神策军、背嵬军合计两万,俱是精兵。
无论对付曹操,还是刘表,两万精兵绰绰有余。
即便曹操、刘表合力围攻,李典、于禁的兵马也可以从九江郡北上相援。
经过数年的征战搏杀,李贤麾下地盘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青州,徐州,九江郡,广陵郡,丹阳郡,吴郡,汝南郡,这便是李贤所有的势力范围。
其中,广陵郡暂时由甘宁的水军把守,丹阳郡、吴郡由于禁把守,九江郡由李典以及刘进驻守;太史慈的先锋军、徐和的玄甲军以及田楷、陈武的五千新军镇守青州,赵云的两千骑军以作策应;张辽、高顺的六千兵马把守阳关;除此之外,臧霸的开阳军、胡庸的背矛军算是机动兵力。
纸面上看,李贤麾下军力已经膨胀到了八万大军,可是,由于群敌环伺的缘故,李贤无法将所有兵力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