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谢我,要谢就谢谢父老乡亲”
高顺可不会放过这种千载难逢收拢人心的机会,他大声叫道:“温侯死后,我们陷阵营随着主母来到下邳,总琢磨要立功争气。之前,李贤李使君对我一视同仁,从未有过另眼相待,陷阵营的吃食与其余郡兵一模一样,现在,到了我们报答他的时候了,就在刚才,就在那处荒原,你们用热血,用刀枪,用铁的军纪来向我证明了一点,陷阵营依旧可以信赖
话音一落,陷阵营的队伍顿时轰动起来,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振臂直呼:“将军知我!”
沛县,在一片鼓乐声中,刘协登上祭坛,念起一篇悼文。
长篇累牍的悼文全篇充斥着对高祖刘邦的怀念、崇敬之情,若是刘邦在天有灵,一定会乐不可支。
似乎为了沾沾刘邦的光,刘协在沛县诏告天下。
诏书一共有三道。
第一道就是迁都下邳,经过七年的发展,下邳已经成为大汉朝屈指有数的新兴城池,将都昌迁到下邳,对于重商抑农的政策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第二道诏书加封李贤为镇东将军,兼领徐州、青州刺史,于此同时,对满朝的文武官员进行大批量的“加爵加薪”,就连与李贤交恶的曹操、袁绍,都有不同程度的赏赐,虽说此举用处不大,但却可以像天下人彰显天子以及李贤的气度。
第三道诏书则是大赦天下,把那些罪行轻的全部释放,罪大恶极的死期延缓,穷凶极恶的改判劳改。
诏书宣告完毕之后,文武大臣高呼万岁。
刘协高居上首,适才万人齐呼万岁的场景让他很是震惊,当然,也很是享受。
与关中时期的有名无实不同,刘协觉得,这里的臣子是真心爱戴他。
只是短短几日,刘协便发觉自己有些喜欢上徐州了。
受万人景仰,握生杀大权。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