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联手,可有胜过李贤的把握?”
刘备冷静地分析起来:“即使你我联手,麾下兵马也不过两万人,而李贤却有三万大军!若是加上孙策的万余人马这就是四万人,蔡祭酒,以寡击众,绝非明智之举呀”。
蔡瑁不禁有些恼怒起来:“刘使君莫非是被李贤吓破了胆子?否则的话,怎么会如此涨他人志气自己威风!”
刘备依旧气定神闲:“蔡祭酒,我刘玄德不是怕了李贤,如果我真怕了他,早在李贤出现之初我便挥军撤离九江了,又哪会滞留至今?”
蔡瑁哼了一声,道:“尚未请教刘使君意欲何为!”
“我听说袁术兵败之后已经逃了,虽说袁公路算不得什么英雄豪杰,可只要他一日不死,李贤便一日不敢懈怠”
蔡瑁深以为然,刘备这番话倒是颇有道理,“没错,只要袁术一息尚存,李贤便不敢大意,可这样的话,又能如何?”
“李贤麾下有三万人马,除去臧霸的开阳军之外,多数都是青州子弟,周所周知,江东闷热多雨,北人初至南方,多会水土不服,身染重疾,我想等一等,看看李贤麾下军卒是否会有此一劫”
蔡瑁眼前一亮,刘备说的确实在理,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军卒尚未开战便死在了客乡,这并非是他们的原因,而是因为其他诸多的非战斗因素,气候环境,这是非战斗减员的最大因素。
只要李贤军中出现大规模的疾病,再强大的徐州军也只能沦落为纸老虎,任人宰割。
只是,将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运气上面,蔡瑁总觉得有些不妥。
“李贤来势汹汹,我荆州军多是水卒,在陆上难以抗衡,既然刘使君也没有取胜的法子,我们不如各奔东西吧!”
这是想分道扬镳呀!
刘备好不容易才来到施水河岸,还指望蔡瑁能够帮衬一把了,哪里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