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路转,竟然得到徐庶的举荐。
徐庶在城内颇有声望,有他作保,吴丘入军一事便尘埃落定。
将吴丘安置妥当之后,郑方按照徐庶的指点亲手书写了一篇传记,大意是下邳义士吴丘如何勇擒贼人,义拒金银的。
笔墨未干之际,郑方使人将其誊抄数分,张贴在城门口。
百姓见罢,人人艳羡不已。
如果都能有吴丘那般运道,大家岂不是都发了大财?
几日过后,青州、徐州的说书人便有了新段子,一时之间,义士吴丘名声大噪,而李贤的声望也攀升不止
有了吴丘的榜样在先,青州、徐州很快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抓细作、除奸佞的运动。
一段时间下来,各地的细作哨探确实抓了不少,不过,外来的商贾也有所误伤。
证实确被冤枉的客商,官府会酌情给予补偿,由此一来,商贾虽有怨言,却也无话可说。
泗水,李贤乘船已至广陵。
沿途间,大军已经靠岸补给了三次,每一次停留的时间都不超过六个时辰。
与陆路比起来,船行显然快上了许多。
坐惯了海船的神策军没有任何不适,他们在船上如鱼得水,如履平地,臧霸的开阳军刚开始还有些难熬,可几日下来,他们也习惯了这种船上生活,都是土里刨食的乡民,几年前,他们也曾下过河,下过海,如今,坐上大船,虽然难免颠簸,可却不曾短缺了吃食,这样的日子,在之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因而,哪怕再苦再累,军卒们也都生生忍耐了下来。
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阳光不算暴烈,船只的甲板上,三五百名军卒排着整齐的队列开始操练。
杀,杀,杀!
休息了一整夜,军卒们体力充沛,船上没有多少娱乐活动,只能通过演武操练来宣泄多余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