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骇人。
曹仁兵马虽多,可有夏侯渊、李典的前车之鉴在先,他不敢贸然出击,而早就打定主意,大军固守一次,试探一下敌军的实力,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对策。
神策军、背嵬军、玄甲军尽数出击,他们在各自统领的指挥下斗志高昂,本想一举冲破敌阵,哪曾想,曹仁统领的兵马韧性绝佳,东莱军各部人马冲击了十多次,愣是没能攻破战阵。
胡庸跃跃欲试,他向李贤请缨说道:“都尉,让我去试一试,我就不相信,凭借我们背矛士之勇也破不掉曹军的防线!”
李贤不置可否,道:“去吧”。
“喏!”
背矛士加入战团之后,东莱军的攻击力又增强了一倍,然而,曹军士卒对短矛似乎早有了防备,哪怕背矛士投掷的腰酸背痛,却也没能带来太大的战果。
毫无疑问,曹军有备而来。
战局不利,众人开始怀念起李贤,怀念他麾下的铁甲军了。
太史慈不明白为什么李贤将麾下的铁甲军弃之不用,时间仓促,他来不及过问,便领着麾下八百重甲步卒大步前进。
“隆隆”的脚步声中,曹军士卒的脸色似乎多了几分惊诧之意。
不少军卒很是得意,曹军能有多强?待会儿重甲兵上前之后还不是砍菜切瓜一般!
然而,太史慈失策了。
为了应对重甲步卒,也不知道曹仁从哪里找出了长长的竹竿,一旦步卒试图靠近,竹竿便会将步卒隔离开,使其难以靠近。
身上披了件百八十斤的盔甲,无论是谁,时间久了都会感觉到疲惫。
北海军卒是人,自然也会疲惫。
大军攻势接连受阻,李贤的心情却是极好的,他喝止住麾下大军援助的想法,对嫡系的铁甲军更是三令五申,不可让一人出营。
没了所向披靡的铁甲军,东莱军的攻势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