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我北海郡内可有余粮?”
孔融皱起眉头,嘴里道:“除却黄巾滋扰那一次,我北海国向来平安无事,粮秣自然是有的”。
“若是救济十万流民,可以坚持多久?”
流民向来为官府忌讳,只因为他们时时刻刻挣扎在死亡线上,早已经漠视了国法律法,只要有可能,他们便会为了一丝生机去搏杀,去劫掠。
这样一颗随时可能引燃的炸弹,谁也不想放在自己身边。
便是自诩爱民如子的孔融都不想过多招惹流民,毕竟,付出与收获所要承担的风险实在是太过悬殊。
孔融虽然是个书生,却也知道不可好高骛远,而且听李贤这语气,好像人数还在十万开外!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整个北海国内也不过有人口六十万而已。
真要是涌来十万流民,那放到什么地方安置?谁来管理他们?
在孔融心目中,北海国内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已经是一处难得的人间乐土了,他可不想让一帮外来流民坏了这样的大好局面。
救济流民?几百名几千名也就罢了,真要是超过了一万之数,绝对是一件令人头痛至极的事情。
如果是其他人,孔融早就大声呵斥,把他驱逐出去了,可面对李贤,他却不好发火,“我北海国内粮秣有的是,除却百姓日常所用的粮秣之外,别说是十万人,就算是二十万人都足够食用个一年半载的,不过,流民一事事关重大,须得三思而后行”。
李贤看穿了孔融的顾虑,这位孔北海就是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既想要名声,又不想付出代价。
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在太平年月也就罢了,凭借孔夫子积攒的声望,兴许没有人会刻意的针对孔融。
可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所谓的名门望族都抵不上兵强马壮来的实在。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