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愔印象最深刻的有四个,两个是他的臣子房玄龄与魏征,另外两个却是他的敌人王世充与窦建德。
魏征以直谏之名为世人所熟知。其实真正说起来,魏征之所以屡次犯颜直谏,虽然李世民气的大为恼火,但却不敢处置他的真正原因,除了魏征可以指出自己的错误,在朝中拥有很大的人望外,也与李建成有很大的关系。
魏征本来就是李建成的人,后来李建成被杀,他才无奈为李世民效力。也正是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在李世民看来,魏征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臣子,而是一根衡量自己与兄长李建成优劣的尺子。他想要向别人和自己证明,魏征在兄长李建成那里能够发挥才能,在自己手中同样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才能,所以无论魏征再怎么不给他面子,李世民也会强忍下来。
不过在魏征死后,有人诬陷魏征朋党,再加上魏征将谏诤之语抄给当时的史官褚遂良,让李世民误以为魏征借此扬名,所以十分生气,不但罢免了魏征几个**的官,还要把自己亲笔给魏征写的墓碑给砸掉,甚至连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事也要中止。
幸好后来一些魏征的生前好友拼死上谏,再加上他们又向李愔求助,结果李愔也是连连劝谏,总算是让李世民又想起魏征生前对自己的种种帮助,终于息了心中的怒火,避免了这对千古君臣最后的那点不愉快,至于衡山公主的婚事也照常举行。
相比魏征的直谏,房玄龄这位大唐丞相对李世民的帮助更大,特别是在杜如晦早逝后,房玄龄一个人挑起了大唐半个朝堂,呕心沥血的辅佐李世民治理朝政,帮他打造了一个闻名后世的贞观之治,虽然房玄龄在凌烟阁中的排名在魏征之下,但其实论起对大唐的贡献,房玄龄比排在第一的长孙无忌的功劳都要大。
也正是因为上面这些,所以李世民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拖着自己病重的身躯来到两人的墓前,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的心里话,甚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