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遵命!”只见李愔从将手中提着的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香烛等物,在李渊的陵前摆放好,其中还有几样果品和一壶酒,最后李愔按照礼仪,上前给自己这位没见过面的祖父磕了几个头,这才回到陵园的外面等着。
虽然这次来的主要目的不是祭拜李渊,但是身为儿子,既然来到献陵,自然要对父亲祭拜一番,况且李世民以前也有许多对不住父亲的地方,再加上命不久矣,因此心中也有许多的话想要和父亲聊一聊。
对于李渊这位全家祖父,李愔并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对方刚好在他穿越的前一年就去世了。历史上对于李渊这位唐高祖,评价一向不是很高,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放任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儿子争位,另外李渊还十分好色,特别是在登基称帝之后,后宫中的女子比李愔那位外公杨广还要多。
不过随着李愔慢慢的融入这个时代,对李渊的了解也不再仅仅只局限于后世的史书,这让他很快发现,其实李渊并不像后世评价的那么无能,有一条很明显的证据,做为大唐的开国皇帝,能在隋末的众多豪杰中脱颖而出,岂会是一个无能之辈?
说起来李渊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当初在刚起兵时,他就能因势借力,并且定下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军事思想,也正是有了这个正确的战略思想,才让大唐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以无敌之势横扫天下,数年之间就已经征服了整个中原。
不过相比在军事上的作为,李渊最大的贡献其实还是政治上的,正是他拍板决定,使得大唐的各方面都沿用隋制,而且还颁布了均田制,以及废除了前隋时大量的杂税,为大唐日后的兴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若是没有李渊,就不会有李世民后来的贞观之治。
可惜李渊虽然是个不错的皇帝,但却不是个好父亲,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同样优秀的儿子,他不但没起到父亲的调节作用,反而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