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做过小吏,对大唐的生活和官场也都十分的熟悉,不过自从他们搬到台湾后,就感觉在这里生活的十分舒服,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各方面的政策,都让他们感觉很自由,不像大唐那么的压抑,也正是如此,周校长虽然明知道回到大唐就能做官,但却还是放弃这个机会,选择在台湾做一个小小的校长,日后凭自己的能力升迁。
当然了,胡校长在说上面这些原因时,用的话比较婉转,而李治也是凭借着他在台湾生活的这段经历,才勉强听明白了胡校长说的这些话,而且他对此也十分理解,甚至有时候他也在想,若是自己真的是一个普通人的话,那么在大唐和台湾之间,自己无疑也会更喜欢台湾,因为这里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着太多的机遇等待着他们,可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那么过上一种富足的生活并不是件难事。
想起这里,已经坐上船的李治长叹了口气,虽然台湾开发的时间并不长,城市的建设也并不完备,但是这里却有一种自由开放的气氛,使得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不自觉的被这里所吸引,比如很多从大唐来台湾做生意的商人,都会在台湾买下一所宅子,慢慢的把全家都搬到这里。
对于这种现象,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李治却知道,这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的内部环境比不上台湾,特别是在一些有关民生的政策方面,与台湾相差甚远。
比如台湾对百姓建宅子就没有什么限制,只要你财力充足,那么你想建成什么样都行。但是这在大唐却有明文规定,什么样的人家建造什么规格的宅子,房屋的高度、装饰品的样式等等,全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不小心就可能犯法。
当然了,房屋只是一个方面,其它还有言论、衣着、行为等方面,台湾也都没有什么强制规定,但是这在大唐完全相反。一个人在台湾的那种宽松的环境中呆久了,自然不愿意再回大唐受管制,这也是台湾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