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这个好消息后,他也根本用不着再节省了,到了那个汤饼店后,不但叫了碗汤饼,而且还让店家上了几个小菜,以及一壶米酒,自斟自饮的喝了起来。
等吃完饭后,柳承下午也不出摊了,拦了辆马车赶到基隆刺史衙门,新成立的教育院就在刺史衙门对面,是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前放着一个不小的公告牌,上面写着招聘老师的一系列要求和待遇。
柳承来到教育院后,站在公告牌前看了许久,终于确定这件事的真实性后,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不禁激动起来。
当柳承进到教育院后,立刻有人上前询问,当他告诉对方自己是来应聘老师时,结果对方立刻变得十分热情。其实柳承不知道的是,台湾教育系统要搭建起来,需要大量的老师,这些都需要从社会上招聘,但是因为台湾的读书人实在稀缺,所以来应聘的人并不多,所以教育院上上下下对来应聘的读书人都是十分重视。
招聘老师是在一个大会议室里,柳承来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两个人在面试了,不过这两人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其中一个面带市侩,全身上下都带着股精打细算的味道,看样子很可能是个账房先生。第二个年纪稍大一点,身穿青布长袍,长相古拙清瘦,一看就知道是个读书人。
柳承看到来应聘的人不多,心中也松了口气,虽然他对自己有信心,但却也不希望有太多的竞争对手。
因为现在才刚到中午,面试的官员还没有来,所以他们三个来应试的人就相互介绍了一下,然后聊了起来。这让柳承从对话中得知,那个精明的中年人名叫计连,的确如他猜想的那样是个做账房先生的,这次是来应聘算学老师的,至于另外那个年纪大些的读书人,他名叫许清,是个私塾先生,这次则是来应聘语文老师。
“对了,柳兄你是来应聘什么老师的?”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后,许清也开口问道。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