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资本大唐 > 第四百七十五章 破产的商人

第四百七十五章 破产的商人(2 / 5)

上还带着个布包,包里放的是纸墨笔砚四样,他现在是在码头上帮人代写书信,生意还不错,一天下来也能挣上一百多文,一月除去吃喝还能剩下两贯多钱,不过下个月他就要找新住处,而且还要加上房租,估计一月能存下一贯就不错了。

柳承今年才刚刚三十一岁,本来是汀州人,家里也薄有田产,他父亲想给家中搏个出身,所以就一直让柳承读书,打算让他考个功名,也好光宗耀祖。

说起来柳承还真是读书的材料,很小的时候就有神童之名,在县学中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不到二十岁就成贡生,到长安参加科考,然而很可惜的是,柳承从十几岁考到三十岁,却还是屡试不第,而且为了应考,家中的积蓄也花的差不多了。

面对这种情况,柳承也有些心灰意冷。另外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周围的亲戚朋友们,特别是以前生活还不如他们家的人,现在的生活也慢慢的好转起来,甚至比他们家过的更好。再加上他也已经成家,妻子儿女都有了,现在却要跟着他吃苦,甚至因为他屡试不第,背地里对他的风言风语也是不少。

柳承是个很顾家的人,他可以被周围的乡亲嘲笑,但却不想让妻子儿女跟着自己受一点委屈,再加上他对科举也失去了信心,所以最后一咬牙,干脆放下身段,与妻子商量过后,将家中的钱财集中了一下,然后他带着钱来到台湾,准备找个发财的门路闯一闯。

说起来柳承毕竟是个读书人,而且也喜欢看报纸,所以对大唐和周边的形势也十分清楚,他知道台湾现在被齐王占据,而且那里鼓励工商,对经商人都十分优待,再加上那里港口众多,工商业十分发达,所以发财的机会很多,再加上汀州离台湾也不是很远,所以柳承带着家中大部分的钱财来到台湾基隆。

柳承是个聪明人,否则也不会从小就有神童之名。他来到基隆之后,很快就发现,只要他手中有钱,很容易就能找到以钱生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