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经让人去准备了,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
赵复听后一愣,看李愔说话时一脸自信的模样,似乎不像是说谎,但这可不是小事,而是事关数万渔民的生计,半点也马虎不得,因此只得开口追问道:“殿下,可否让下官知道,您的应对之法是什么?”
“呵呵,这个事情自然不会瞒着赵别驾!”李愔微笑道,这件事还要赵复的协助,因此提前和他沟通一下也是好事。
“赵别驾可知为何打的鱼一多,鱼价就会下降吗?”李愔想了想,却先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
赵复先是一愣,想了想这才回答道:“启禀殿下,登州渔民打的鱼,一般都是由鱼商收去,或运到外地直接贩卖或加工后贩卖,这些鱼商虽多,但是每年收鱼的数量都是一定,准备的本金也就那么多,若是鱼的总价值超过了这些本金,那些鱼商自然会压低价格。”
“嗯,赵别驾说的不错!”李愔一脸的微笑,这个赵复为官多年,这份能力和见识的确不是燕北那个半调子可比的,不过他转而又问道,“那赵别驾可知,为什么这些鱼商每年只收取那么多的鱼,为什么他们不多准备一些本金,多收一些鱼,这样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听到李愔再次追问,赵复低下头考虑了一会才道:“殿下,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保存,鱼不像米面,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海里的鱼捕捞上来后,若是不能趁着新鲜时卖出去,只能做为咸鱼,可是做咸鱼一是消耗大量昂贵的食盐,二是咸鱼的味道腥臭,一般内陆之人,很少有人会喜欢,因此咸鱼的销量不大,这也是鱼商每年不愿多收鱼的原因。”
“哈哈,赵别驾果然见识非凡!”李愔高声朗笑道,他要的就是这个问答。
“殿下,这些问题和解决普通渔民的生计有什么关系?”赵复听到李愔的夸奖虽然很高兴,不过还是没有忘记正事,有些心急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