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他不但打定主意要祸水东引了,而且还存了在江夏分一杯羹的心思。
正因如此,江淮一带的威胁,对青州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了。只要孙策和黄祖交上手,战事就不是几个月能够平息的。
不过,王羽却没能因此而空闲下来,光是会见来拜访的豪强,确定睢安、临淮二郡的官员人选,就够他忙的了。
几经周折,最终确定了睢安太守王朗,临淮太守陆康。这还比较容易解决,前者丢了地盘,正彷徨无依之际,对王羽的任命,他只有感激涕零的份儿。陆康的脾气是有些执拗的,但在臧洪的说服下,他最终还是点了头。
当然,打着身在不测之地,恐有安全隐患的名义,王羽顺便把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拐走了,说是要送到高唐的泰山书院就读——陆康的幼子陆绩,也是王羽有印象的东吴名臣,不过,他这个叔叔的年纪,比陆逊还要小几岁,等到成长起来,天下说不定都已经重归太平了。
即便如此,有人才当面,王羽也不可能轻轻放过,不求他们起到多大作用,光是把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收藏进夹袋,就很有成就感了啊。
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蜂拥而来的世家。
这年头,世家不是一般的多,能拿出干货来的同样不少。而在传统的观念中,能让他们倾心投靠,达成一致的利益交换,就是当官。王羽拿出了两个郡,自觉已经很不少了,结果真正事到临头他才发现,这还远未足够呢。
“阳泉庞家明明擅长铸造,这个庞备偏偏要当督邮,真是岂有此理,就算不愿意去青州的将作监做事,也可以当个金曹么……”王羽皱着眉头,在一份名单上写写画画,时不时的海嘟囔几声。
“金曹负责的是盐铁生产和钱币,但主公您拟定的大方向中,睢安不是以生产为主的,盐由青州商业司统一配送,铁则主要以开采为主,生产都放在了东海,这样一来,金曹还有何权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