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就好了,咱们这儿不就和青州一样了?”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袁将军的人马也在城里呢,要是被听到,那就……”
百姓对杨超的倡议没什么心理准备,虽然也向往着能和杨超一样,但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却挡在了他们面前,让他们踌躇难决。
“杨先生,听说青州的垦荒令已经做了修改,现在移居青州的人,每丁只能得授五亩田地了。虽然这也是德政,但五亩田地又岂能足够一家人之用?”除了犹豫之外,也有那消息灵通,且有见识的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质疑。
最初的那两三年,青州能迅速恢复元气,靠的就是垦荒令,这条法令为青州吸纳了大量的流民。曹操之所以很痛快的放弃了东郡,以及兖州东部的几个郡国,与此也不无关系。
这些地方因为离得近,受青州的影响最大,刘岱在茌平惨败后,失去了控制,百姓更是成群结队的东逃,直到徐晃出兵,平定鲁国和济北,和曹军展开对峙,涌向青州的移民大潮才有所减弱。
接纳了这么多流民之后,青州的土地很快就不够用了,更改后的垦荒令虽然还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却没有那种能让人抛弃家业故土,飞蛾扑火般相投的效用了。
“光靠授田,肯定是不够生活的,但在青州,还有很多其他选择啊。”
杨超笑笑道:“手艺好的可以去做工,擅长和人打交道的可以经商,有勇力的可以从军,读过书的可以去做教习或者做官,会操舟,胆子大的还可以出海搏富贵呢……有这么多选择,还守着几十亩地过活,不嫌太憋屈吗?”
“别的不提,就拿咱们商人来说……”
他简要的描述了几条青州商政中最与众不同的几项内容,“现在经商,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地位高,也安全,就拿这一次来说,咱们随同大军一起行动,咱们给大军提供粮草供应的同时,也得到了军队的保护,天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