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用这句话来概括鲁肃这一年多以来的境况,那是再合适也不过了。不过他倒也不会因此而牢骚满腹,搞外交,不就是得跑来跑去么?
于是,刚从濮阳千里迢迢的折腾到郯城,只休息了一个晚上,风尘之色尚未洗净,他就再次踏上了新的旅途。
这一次出使任务虽然来得急,也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他的劳累,但他的心情却比先前几次爽朗了许多。他的好心情固然有衣锦还乡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任务本身。
先前的几次出使,就仅仅是跑个腿,传个话而已,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没错。总之就是一点难度都没有,和他出仕前想象过的,纵横于诸侯之间,以三寸不烂之舌,藐王侯,慑公卿全然不是一回事。
只有这次的任务,才和他想象之中有些接近了,至少出使不是为了单纯的传递消息,而是一系列变局的开端。
即将展开的变局,也许很小,只是局限于庐江一隅之地,也有可能波及整个江淮,以至整个天下!一想到自己即将在这种大时局中一展身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时间,少怀壮志的鲁肃也是感慨万千,沉醉不已,以至于同伴连叫了他几声,才令他惊醒过来。
“怎么了,正平贤弟?”祢衡平时说话虽然老气横秋,行事颇为不羁,但实际上,他是熹平二年生人,比王羽仅仅年长两岁,比熹平元年出生的鲁肃还要小上一岁。
“子敬兄,不说我说你,逢大事,须有静气,只是去见个袁术就把你激动成这样,这要是去见天子,你还不得半路就冲马上摔下来啊?淡定,淡定一点,没什么可激动的。”
“让贤弟见笑了。”鲁肃虽被说得有些脸热,回应倒是很对路:“肃虽痴长了半岁,但见的大场面却不如贤弟远矣。当年君侯兵临虎牢关,华雄自知不敌,退避三舍,却被贤弟一张利嘴生生骂得避无可避,最后只能出城送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