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大大受损。名声受损,看起来没啥了不起的,但实际上的影响却很可观。
历史上的赵云为何会受到刘备的拉拢,而不是对公孙瓒从一而终?在河北之战初期,赵云在公孙瓒麾下一直很活跃,后来不知怎么就突然向公孙瓒辞行,回真定老家去了,直到公孙瓒覆灭,刘备去河北依附袁绍时,赵云才重新出仕。
王羽前世读书,只是观其大略,或者说看个热闹,并不会认真思考细节问题。但这一世,容不得他不多思考,以目前的情报而论,王羽猜测,赵云很可能是因为公孙瓒杀刘虞而不满,故而萌生去意。
想想看,刘虞身为宗亲,天生具备大义名分;为官多年,官声也很好,地方豪强交口称赞;另外他个人的名声也很好,简朴啦,仁义啦,诸多光环笼罩于一身。这是个很完美,也很有迷惑性的形象。
王羽在前世看多了政客的种种,当然很清楚,在政治人物身上,越是表现得光鲜亮丽,光彩照人,私底下八成就更加龌龊。反倒是那些公众形象比较普通,甚至有些负面的人物中,更容易出现能臣干吏。
原因很简单,只要做事,就会涉及到种种的利益问题,总会有人不满;只有不做事,才能谁都不得罪,让大家都满意。
能臣干吏都是要做事的,没人吹捧的话,形象肯定会比较差。反过来,什么都不做,就凭个身份照耀,混个好名声那是相当简单的。
王羽明白,并不代表每个人都明白,特别是平均年龄低得吓人的青州众将。除了黄忠之外,青州上将之中,年龄最大的就是于禁,可也只有二十八岁,徐晃、太史慈都还不到二十五,赵云、徐庶更是只能算是少年。
王羽招揽众将所凭借的,除了自己的武功和人格魅力之外,大义之名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旦和刘虞冲突,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事情就会变得很棘手了。
自己麾下的将领,总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