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之赛的比试,参加的人数最多,要等到下一轮,还需要很长时间。苏南又来到丹之赛擂台。
作为丹药门门人,作为丹药门的掌门,苏南参加丹之赛的比试,只有取胜这一个目标。
无论是回答灵药知识,还是处理灵药,炼制丹药,苏南每一项都做到最好,根本没给别人机会,自然是很轻松地取得了参加复赛的资格。
器之赛,苏南同样没有落后。在剑玄宗藏书阁看过无数的记录玉简,若说对各种材料的认识,苏南同样是站在天元大陆的最高端。对于炼器,有着百炼诀对身体的修炼,按照步骤来,他同样也达到一名合格炼器师的水平。最后,也是轻松闯进器之赛的复赛。
识之赛,重在比试知识的广博。历年来的比试,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些知识范本,参加者多记忆这些范本中的知识,则十之七八就能答中。另外二三,就要看个人经历。
苏南在赛前也见过那些知识范本。看过之后,只是一笑了之。比起他从剑玄宗得到的那些记录玉简,这些所谓的知识范本极其简单,就如同幼儿园的知识相对于中学知识一般。
于是,苏南在识之赛中的成绩,便如力之赛中那样,不但是领先,而且是遥遥领先。
道之赛重在辩驳,不在于辩出谁的道正确,而是看谁能在别人的驳斥之下,解说自己的道出现的错误最少。
其实对于这些年轻的修真者来说,他们修道。还只能算是处在懵懂的起始阶段。别说他们。就是那些修行千年万年的度劫老怪。也是处在修道的起始阶段。只有度劫成仙,进入仙界之后,才勉强可以说是初入门径,刚刚迈进大门一步。
所以道之赛,更像是一场辩论会,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辩论,不在于说服别人,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说得越圆,成绩越好。
知识就是力量,有着广博的知识,然后再运用这些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