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谁赢谁负,都会介绍啊朋友给两家公司。
李政夫的脑袋马上转了过来,笑道:“哪几位是需要技术服务的?我们新马集团的勘探队,无论是钻探速度,还是技术装备的成熟度,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而且,我们现在做勘探后的一条龙服务,包括采油、运输、初加工乃至于深加工的化工提炼,什么都可以谈。”
前面的自夸自擂也就罢了,他提出的一条龙服务,还是吸引了几个人的目光。
左侧一名俄罗斯人,就抚摩着胸毛问:“我要是想建一个柴油厂,也可以?”
在石油价格没有飙涨以前,石油加工和石油钻采是一样赚钱的行业。那些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生产一桶柴油的利润,和采掘一桶石油的成本也相差无几了。是欧佩克等产油国孜孜不倦的抗争下,两者的利润线条才慢慢拉大。
而在此时的俄罗斯,石油是廉价商品,柴油反而高端一些。随着苏联的解体,柴油、汽油等油品和其他物资一样,都陷入了供应紧张的局面,若是能建出一个柴油厂,在原料无忧的情况下,所得比油井只多不少,而且比油田的风险还要小,且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当然了,刚刚解体的俄罗斯人手里是没钱的,他们指着的都是西方国家的全额贷款。
西方银行,对于贷款给油田的心理负担很低,只要俄罗斯人能拿出油田的文件,并以之抵押,全额贷款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自然,在这种情况下的贷款方,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贷款的利息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相比之下,各国银行对全额贷款建柴油厂就没什么兴趣了,他们可不想派人的管理莫斯科的柴油厂。尤其是在俄罗斯全境工业垮台的景况下,石油公司和化工公司的运作方式是全然不同的,他们承受政治压力的能力也不同。
抚着胸毛的俄罗斯人是在座的少数几个懂英文的家伙,他抓住李政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