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来自后世历史学家黄仁宇,孙元当时看了他那本《赫逊河边谈历史》时,大觉有理。书中有两个理论有点意思,其一,明朝之亡亡于财政破产,以及没有科学的数字管理手段;其二,明朝后世贫富悬殊极大,土地兼并严重,不符合封建时代遍平化社会的大道。
实际上,无论是唐太宗还是明太祖都试图创造一个只有官府和大量小自耕农的社会,这种社会阶级界限模糊扁平,没有激烈的社会矛盾。
一个月的课程下来,叶赫拉那·兴泰眼界开了,眼睛亮了。大彻大悟,血液里叶赫家的同爱新觉罗家的血海深仇复苏,写了几份血书给孙元,要求加入宁乡军,参与到对清的战斗之中。在血书上,兴泰说,满清的奴隶制度是开历史的倒车,是没有前途的。中央集权,礼义廉耻,士农工商各安其位的社会才是进步潮流。
不用问,这一套理论是黄佑这个大儒弄出来的。
实际上,中原世界在这个时间段之前一直都是先进文化的代名词。即便是在真实历史上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也废除了当年在辽东时落后的农奴制度,全套照搬明朝体制。
所以,这一套意识形态兴泰接受起来并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也觉得理所当然。
看到他的血书,孙元当时就哭笑不得。据他的了解,这个兴泰在建奴那里是个小军官,他去世已久做过济尔哈朗家的一个管事,因此,兴泰也上过几天私学,识得几个字,也接触过儒家思想。从这份血书的内容上来看,此人倒有点朝建州公知发展的趋势。
而这正是孙元所需要的,经过严格的考察之后,孙元索性将此人提拔到自己身边做了侍卫。此人除了经过洗脑之后学了一肚子的歪歪理之外,其实武艺还是不错的。建州白甲别的且不说了,单打独斗的本事还是非常好的。
孙元有意大用此人,毕竟,这是第一个主动投降自己的建州人。而且,此人弄出的这套理论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