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军正在集结。据斥候来报,对面是扬州镇的元字营,是孙元亲率的精兵。另外,还有倭奴和朝鲜的仆从军,总兵力达万人,和自己手下的部队人数旗鼓相当。
同倭奴和朝鲜军的乱七八糟不同,元字营布阵非常之快,只瞬间就结成一个大方阵,从头到尾都没有一点嘈杂。由这边看过去,满眼都是森林一般的长矛和闪亮的铠甲。雨中,金属的闪光连成一片,如同钢铁的海洋。
这就不能不让人猛抽一口冷气:这得用多少钢铁啊,孙元怎么富成这样?
“可算是逮到孙元了。”尼堪下意识地握紧右拳,战场实在太乱,他得到的命令是向东运动,寻找宁乡军的主力与之决战。就算不能取得战果,也要迟滞孙元的攻势,为多铎总取扬州争取时日。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
如今的扬州一府集中了二三十万人马,十多支部队,到处都是侦骑斥候。
满清大军前行,斥候的侦察圈子放得极大,至少有三十里方圆,探子将前边的情报如同流水一般带回来,按说,战场对敌我双方都是透明的。
可你放探马,我也放斥候,双方的轻骑军搅在一起,场面就变得混沌了。
各军对敌人的细作都异常痛恨,一旦抓住绝不宽恕。一旦发现斥候,跟是紧追不舍,不生擒活捉绝不罢休。而且,斥候和斥候一见面,也是红了眼睛。小股骑兵的厮杀在广袤的江淮平原上每日都在发生,你杀我,我杀你,谁也别客气。杀到最后,大家的斥候都放出去了,然后都没有回来,然后,大家都变成了瞎子。
尼堪自带着主力向东运动的时候也出现了这种问题,他根本就不知道敌人现在推进到什么地方了,主力又在什么地方。没办法,只能不断前进。反正朝前走就是了,前面就是泰州,乃是孙元的辖地,我大清兵锋所向,一切化为齑粉。他孙元若不想老巢被我打得稀烂,会主动过来求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