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好歹也是扬州本地部队,和史首辅接触时间长,还算是忠诚。
说难听点,这支部队就算遇到建奴被打散了,逃跑了,将来也会逃回扬州,重回作战序列。
忠贯营本就人少,按照明朝军制,一营应有士卒四千五百人。问题是,明军军官喜欢吃空额,等到上司操演检查部队的时候,这才胡乱雇些破落弟子拿上兵器到校场上凑数。
何刚这人是个典型的明朝军官,也是非常贪婪的。他的忠贯营只有士卒一千,剩余三千五百人的军饷都被他和刘肇基给分了。
后来,国家财政破产,再没有军饷一说,再加上史首辅盯得紧,这才在前一阵子胡乱地拉了几千老弱病残的充实到军中吃粮。这样的部队,能有战斗力才怪。
所以,部队出城行军不到一天,五千忠贯营就跑了一千多人。
次日,又散了好几百。
到最后,史可法和就何刚手下只剩三千来人。这三千来人才是忠贯营的可战之兵骨干。当然,战斗力还是极弱的。
这事也是孙元后来才知道的,不觉感叹一声:真是大浪淘沙啊!
出发了一天,快马追了上来,带来余祥的飞鸽传书。
看了余祥的信,孙元才将朝廷招抚左良玉余部一事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楚。
原来,就在孙元入宫诏对之后的次日,皇帝就秘密地将一个太监派出京城,前放安庆颁旨。圣旨上大概的意思是:如果宁南侯就次罢兵,朝廷将赦免他和部将,并让左军在安庆安置,不用回武昌去了。同时,还封赏了左梦庚和惠登相等一应军中将领。
圣旨上还说,如果左部不接受朝廷招抚。不日,庐凤军和宁乡军将南下征剿,休要自误云云。
胡萝卜之后,还得加上一根大棒。
与此同时,钱谦益手下的人还在不住上疏,挑起争议,要求朝廷招抚左良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