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想不到孙元你也知道曹孟德这首《对酒歌》,此诗深得我心,如果真有如此世界,那才是真正的天下太平了。”
一听到福王能够完整地背诵这首诗,孙元吃了一惊,抬头看去。却见福王还在那里吧唧着嘴,一副憨态可掬模样。
“陛下说得是,如今天下大乱,神州陆沉,百姓盼太平久矣。”
福王:“今日孤叫人传你过来,主要是想说一声,今天的晚饭寡人很满意。老实说,这几顿都是素菜豆腐,孤还真生你的气了。看到这一顿的份儿上,罢了。不就是几千字的应答吗,算得了什么。”
说着,他指了指身旁几上的那本小册子,示意孙元拿起来。
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背诵起来。
孙元忙打开册子,一对,却听得福王声音清朗,几千字的对话从头到尾背下来,只不过片刻工夫,竟是一字不差。
“啊!”孙元惊得叫出声来:“陛下……陛下什么时候背下来的?”
福王得意地一笑:“背几千字算得了什么,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先王请进王府的先生可都是河南有名的大儒。读书,最关键的是要能背。十多年磨练下来,别说你这区区几千字,就算是《四书》《五经》寡人也能倒背如流。”
孙元恍然大悟,是啊,福王何等尊贵,教授他读书识字的自然是一等一的大名士。这些夫子可不会因为他是王子,就网开一面,该背的书必须背,该打戒尺的时候也不会手软。十多年教导下来,福王的文化水准怎么说同普通读书人也没什么两样。这个时代,有过硬的记性,能过目不忘乃是书生必须的素质,否则你就不好意思说你读过书。
看来,明天的事情有门了。
一种惊喜从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