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十几年,尚且如此不济,孩子家又能做什么?”
好,大家都别走,一道留在北京吧!
之所以不离开京城,其实崇祯对于局势还是抱有幻想的,他的幻想寄托在关宁军吴三桂和刘泽清身上。
在李自成进京畿地区之前,朝廷还商议过从山海关调吴三桂和山东刘泽清的部队勤王。这大概是大明朝在北方仅存的两股军事力量了,可惜,两路兵马都没有来京城。
首先,山海关吴三桂那边的关宁军看起来好象人数不少,可能够作战的部队加起来大约也不过万余,这万余还得放一半在关中防御建奴。剩余的五千人马若是开到北京,和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比起来,简直就是萤火之于浩月。吴三桂当然不肯来送死,故意装聋做哑,根本不予理睬。
当然,这同崇祯皇帝没有直接下命令又关,他直接要求大臣商议后再做决定,估计也是不想承担责任:一旦调吴部入京,建奴若来,丢失山海关的责任该谁来负?
他把皮球踢给大臣,大臣们则又把皮球踢了回来,众臣都坚决反对调吴三桂,也不想承担一旦关宁军进京后丢失宁远和山海关的责任。否则,将来就算京城守住,山海关一丢,崇祯皇帝要找替罪羊,咱们不就又变成第二个陈新甲了?当年,陈新甲得了皇帝的密旨和建奴和议,事情暴露之后,皇帝死活不认帐,直接将陈新甲推到风口浪尖。前事可鉴,咱们就不当这个冤大头了。
至于山东刘泽清这个流氓,更是干脆,直接假装骑马摔断了腿,拒绝出兵。
这两路兵马左等左不到,右等又不到,其结果是,他和百官都被围在京城中。
“去吧,去吧!”崇祯皇帝不耐烦地朝王承恩挥了挥手:“朕还有军国大事要处置,哪里有空去见她们?”
“是陛下,老奴去了。”王承恩见说服了不皇帝,流着泪转身去了。
打发走王承恩,崇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