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明其中的厉害关系。孙千户感念朝廷恩德,感念圣明天子的德行,痛哭流涕,这才毅然带兵出击。
一千对三万,竟然能获得空前胜迹,这一仗说起来颇有传奇色彩,不但崇祯皇帝,就连旁边的高起潜也看得目瞪口呆呼吸不畅。
半天,高起潜这才尖叫一声:“不可能,不可能,不会是冒功吧?贼军可是有三万人的,就算一人吐一口唾沫,也能将宁乡军给淹死了。”
他这人就见不得别人的好,倒不是对朱玄水和孙元有什么成见。实际上,在今天之前,这两人究竟是谁,鬼才知道。
话还没有说完,崇祯皇帝去大叫一声:“好,打得好,以一千敌三万,就算是南北朝时的陈庆之也不错如此,此事应该是真的。”
高起潜:“奴婢不明。”
崇祯皇帝激动地指着那份奏报叫道:“这上面不是写得很清楚吗,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孙元并不想打这一仗,贼人实在太多,后来朱玄水不是劝戒了半天,才勉强同意出兵的吗?估计是那孙千户畏惧国法军法,这才不得以而为之。合情合理,朕却是信的。”
其实,这一段文字是孙元在读了朱玄水所拟的捷报之后特意加上去的。作为一个现代人,文字功夫,和如何将一个故事说得叫人相信,正是他的强项。前世做为一个商人,揣摩人心的本事他还是很强的。
既然崇祯皇帝决定相信这场胜利,高起潜自然不肯去做这个恶人,扫了天子的兴头,立即跪了下去,高声道:“胜了这一仗,先声夺人,想必贼寇已然胆寒。滁州这一仗,我大明朝必胜。奴婢为万岁爷贺喜了!”
崇祯哈哈大笑起来,一把将他拉起来,口中喃喃道:“孙元,孙元,区区一个千户军官就能以弱胜强,不错,不错。国有难,贤臣出,这天下也不知道还埋没了多少如孙元这样的人才。”
高起潜还要再说,崇祯横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