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才女二字一出口,刘修突然想起来了。自从广汉发掘出那个大墓之后,蔡邕父女一直在广汉研究那个古墓。因为有很多古籍在洛阳兰台,不可能全部抄写一遍,所以蔡邕带着一帮人在广汉整理其中的文物,而蔡琰则经常往来于洛阳和广汉之间,查对那些残篇断简。眼下要论上古史研究,只怕眼前这位面红耳赤的小姑娘才是首屈一指的专家。
“昭姬,你来帮我看看这个指环。”刘修褪下手中的指环,交到蔡琰手中。“那里面有一行符,你可知道是什么意思?”
蔡琰接过指环,扑通扑通乱跳的心奇迹般的平静下来,脸上的红晕还没散去,娇羞的神情却瞬间变成了一个平静从容,仿佛是一个浸银于学问多年的老儒。她就着灯光,仔细查看了指环内的符文,眉头轻锁,沉思了片刻。
“我没见过这些符,一时半会也无法破解其意,不过我见过类似的符。”蔡琰目光炯炯的说道:“将军,闻说你身边有三件神器,除了这只指环之外,其他两件能否也给我看看?”
刘修和卢夫人互相看了一眼,二话不说,一个掏出了短刀,一个掏出了青牛角,双双递到蔡琰面前。蔡琰也不谦虚,接过来,仔细打量了一下,先将青牛角还给了卢夫人,摇摇头道:“这件神器应该是后出的,这上面的文字和殷契文有些类似,虽然看起来古拙,可毕竟是文字,和这两件神器上的符号比起来,已经要晚得多。”
“殷契文?”刘修虽然号称也是古文大家,却不知道殷契文是什么东西。
“就是殷商器物上的铭文,是广汉那座大墓中发现的,数量很少,每件器物上只有几个字,多的三五个,少的一两个,总共不过五十个字,和这上面的非常相似。”
刘修明白了,她说的应该是早期的甲骨文,就是夏代使用的文字,是汉字最初的雏形。据后世专家比较可靠的说法,甲骨文起于夏末,真正成形在殷商,到了周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