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逆流伐清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殿传胪

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殿传胪(2 / 4)

摧垮了原来的秩序和所有制。在重新分配时,幸存下来的人们自然会享受到胜利的福利。

“可还不是咱家的呢!”老婆子心里喜欢,却故意拧着说道:“还上官府借的,还要交好几年赋税。这田地才归了咱家呢!”

“那也不是很难哪!”老孙头白了老婆子一眼,说道:“别忘了,咱是军属,现在就有十亩地是咱家的,其他的也交不了多少赋税。”

“爹,我觉得咱家申领得有点少。”老大四下瞅着,看出了问题,指点着说道:“明年要再申领,可就不是一片了。说不准给安排到挺远的地方,耕种起来麻烦。”

先交通要地和大中城镇周边,再逐渐向偏远地方安置。这是政府的统一规划。你申领一块,我申领一块,自然不可能在田地周边预留出空地,以供日后申领,老大说得确实是这个道理。

“那,那也没办法。”老孙头摇着头。今年是个什么收成,谁心里也没底。要的多就缴得多。

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让北地流民耕者有其田,有尽快恢复生活的希望和盼头,历史上没有哪个政府做得比现在更好。要知道,这可是在鞑虏未灭,战争未止的情况下推出的政策。在明末崇祯帝的时候,形势也比较相象,但那可是加赋加赋再加赋,可不管饿死多少老百姓。最后两头都没搞好,鞑虏日盛,民众蜂起,两股合力灭亡了明朝。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永兴的治政思路已经完全改变,宁可将战争缓一缓,也要把内部先搞好。

北地紧张忙碌,从书院和南方调来的官员都领了实缺,能不禀持圣意,兢兢业业吗,这破而后立的重建,可正是捞取政绩的好时候;民众百姓也有了希望和盼头,忙着安家落户,忙着春耕生产。

而南京,在行将结束首都地位的时候,也正在经历着最后几件大事。其中之一便是科举,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进行,很快便出了结果。今天,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