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逆流伐清 > 第六十九章 勋章,土地

第六十九章 勋章,土地(3 / 8)

“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今东虏应谶,适二八秋之期。朕奉天倡义,代罪吊民,卧薪尝胆,法古用兵。出生民于水火,复汉官之威仪……”

这是一篇战斗的檄文,也是一份求助的诏书,先声夺人的声势,又坦言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描述了北地凋弊、百姓苦难的情景,请求大明治下的所有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打胜这北定中原的最后一战。

以皇帝之尊开口求助,这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或许也是第一次。但朱永兴觉得用真诚的态度向民众说明现在的形势,并诚恳地请求帮助,应该更能让民众认识到朝廷推出举措的真实意思,也更能得到响应和支持。

同样是有息借款,但这次又有了新的变化。针对于北地凋弊,人口大量南逃的实际情况,朱永兴重新审视了之前的土地政策,并且深入思索了历史土地兼并所引起的利弊。

过于生硬的一刀切,不许官员和宗室置买田地,在目前来说,宗室不多,官员又多是新进,反对的声音还不强烈。但朱永兴清醒地认识到,这不可能长久,也不是最佳的土地政策。剥削是无法消灭的,人的智力和体力也不是一样的,即便他尽力公平地划上一条起跑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然会出现分化。

也就是说,有人会富起来,并对土地显示出更强的**;有人会贫穷,不管是疾病,还是懒惰,或是其他原因,总之会有农民破产,不得不出卖土地。这样一想,朱永兴便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没有了土地,是否就意味着饿死呢?如果去租种别人的土地,是否也能养家糊口,甚至重新慢慢积攒,再拥有富裕起来的希望呢?

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要考虑到最底层。或者说是可能沦于最贫困的人群。在社会保障方面,限于财政,朱永兴还无法大幅度改善,但他可以在农村的土地关系上进行调整,建立一个支持其统治的相对能够长期稳定的社会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