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抵抗,或死或降,全军覆没。
九月二十七,明军于钟祥城南七十里伏击清军的荆州援兵,一万对五千,再获一场没有悬念的胜利。荆州清军不可谓不卖力气,按照传统的攻防时间,他们也完全能够在钟祥城未陷时赶到助战。但判断的错误,却使他们倒了大霉,成了“先到先送死”的典范。
而张长庚先派出的由汉水而上的一部武昌绿营兵,在下游沙洋县闻听败讯,立刻停止前进,掉头回窜,一直跑到沔阳(现仙桃市)才稍作喘息。
“攻荆州,直下长江。”“攻荆门,兵逼夷陵。”“西占南漳、保康,与老根据地房县、兴山连成一片。”
连续的胜利之后,讨朔军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有更激进的,有见好求稳的,刘体纯、郝摇旗也是难以取舍。而参谋团此时却未作决定,倒不是没有定计,而是联络未通,他们在等着夔东根据地的消息。
“若水师和留守之军能够出动,便是两下夹攻,攻克夷陵的把握甚大。”王有功在地图上比划着,给刘体纯、郝摇旗作着解释,“若我军单独行动,舍水就陆,物资粮草便携之不多,一旦困于坚城之下,后果堪忧。”
“如要稳妥,可分兵一部,西取南漳、保康两县,清兵经钟祥抽调,此两县应已极为空虚,不战而取亦是可能。”刘体纯指着地图说道:“如与老根据地连成一片,则水路有舰队威胁,陆上也可向南压迫秭归、夷陵。”
“若分兵的话,恐怕便要作放弃钟祥的布置。”郝摇旗有些不舍地说道:“虽是连战连胜,物资人员所得极多,但战线也拉长了。清军援兵四集的话……”
“不必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王有功露出赞同之色,说道:“先收缩一下,以宜城、南漳、保康为战线,全军联成一片,通讯更畅,调兵更快,最为稳妥。”
“那便如此决定?”刘体纯点了点头,又是询问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