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后疯跑的也就罢了,不辨方向胡乱冲撞的则给安南士兵增加了伤亡和混乱。而排在阵后的弊端在溃兵如潮后退时,更显露无遗。安南士兵汹涌而败,拼命地躲闪大象的步伐,就好象是在躲闪明军的砍杀一样。
败局已定。象兵的信心完全丧失,再也没有一战之心,带着残存的战象争先恐后地全速逃离战场。
中军、左翼相继溃败,右翼的安南军队在明军的攻击下也难以支撑。只是他们坚持的时间稍长,却带来了更大的灭顶之灾。由于从中央涌入的明军数量大增,使得明军能把右翼敌军不断压迫。一直压到了红河边。
被赶到河边的安南军队退无可退,越来越多的人被挤到了水里。而那些勉强还能在浅水区保持平衡的人,则被推向更深的水中,除了被河水卷走的人外,还有人失足后就再也没能爬起。
顺着红河顺流漂下的安南士兵的尸体,战斗结束很多天后都能在越池,甚至升龙附近看到。一边向安南人诉说着安沛大战的悲惨。一边给他们的心理笼罩着悲观失败的阴影。
……………
文治武功,这是安南攻略两个最重要的方面。相比于武功,朱永兴更注重于文治。要夺地立基,稳定便是重中之重。否则,便不能抽身抗清,便不能为抗清大业提供充足的物资。
安沛大胜,安南主力损失殆尽,武功已经可以告一段落,朱永兴可以放心地交给马宝和贺九义等人指挥。他便把主要的精力转移到如何尽快安定占领区,如何能够长治久安。保持稳定。
“为了施惠于安南之民,使其难生抵抗我大明军队之心,今年秋收能入库的粮食便不会多。”朱永兴面对着两位暹罗使者,直言不讳地提着援助的要求,“滇省战乱。地多荒芜,吾更不忍苛待强索。所以,这粮食还需贵国大力支援。”
“既是兄弟之邦,我国必全力相助。如殿下所说,粮食不够就用番薯代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