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兴说得信心十足,神态与腾冲大战的反攻时差不了多少。马宝等人对此都有点印象,心中倒是并不怎么怀疑,纷纷揣测着朱永兴准是又搞出了什么大威力的秘密武器。
自信满满啊,就凭这样的态度,在如今这样危难的形势下,也足以振奋士气,令众将归心了。李定国暗自叹息,不禁又想起了燕雀自安、全无出险之念的永历君臣。
战略和理论上的高手,实践和战术上的菜鸟。朱永兴对于自己在冷兵器时代的排兵厮杀、临阵指挥,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尽管有了些经验,但还远远不够,离名将更是差之千里。
当然,他也有他的优势,在用一些后世的经典军事理论忽悠完众将之后,他觉得并不够直观,索性把安南攻略的重要性暂时抛下,又讲解起战例来。只是这个战例却不是历史上所有的,而是杂七杂八地拼凑在一起,以便将领们能汲取到更多的经验,可以仿而效之。
“……破袭、骚扰、袭击,牵着敌人鼻子转,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在厅堂中引起了一阵哄笑。
“……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四渡赤水,又进又退,弄得敌人扑朔迷离、疲惫不堪,三万对四十万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战斗,最终总结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惊险曲折的战斗过程,灵活机动、避实击虚的策略,令众将神驰向往。
“……虚兵佯动,诱敌深入,避敌主力,大步进退,先弱后强,个个击破……”朱永兴毫不脸红地又把红军的反围剿经验剽窃过来,李定国也听得不断颌首,这战例讲解可比《孙子兵法》易懂多了,将领们都识字不多,这种直观的方式更能让他们理解接受。
“归根到底,胜利的关键还是在士兵的素质,在于军队的坚强有力。”朱永兴讲完了,不无感慨地叹息道:“拖不垮,打不烂,在逆境中依然斗志昂扬,什么时候我军都能成为这样的钢